新闻中心

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过程称为胶团化作用

2020-04-14 00:00:00
作者:

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, 表面上聚集的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,多余的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,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,这开始形成胶束的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。   

这时溶液性质与理想性质发生偏离,在表面张力对浓度绘制的曲线上会出现转折。继续增加活性剂浓度,表面张力不再降低,而体相中的胶束不断增多、增大。   

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分散,当达到一定浓度时,表面活性剂分子会从单体( 单个离子或分子) 缔合成为胶态聚集物,形成胶团。溶液性质随之发生突变,此时的浓度,即形成胶团时的浓度,称为临界胶团浓度(critical micelle concentration,简写为CMC) ,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过程称为胶团化作用。   


表面活性剂


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低浓度。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,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、棒状、束状、层状/板状等结构。    

增溶体系为热力学平衡体系;CMC 越低、缔合数越大,增溶量(MAC)就越高;温 度对增溶的影响:温度影响胶束的形成,影响增溶质的溶解,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,Krafft点越高,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。   

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,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,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,溶液出现混浊,这一现象称为起昙,此温度称为昙点。在聚氧乙烯链相同时,碳氢链越长,浊点越低;在碳氢链相同时,聚氧乙烯链越长则浊点越高。    

非极性有机物如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, 加入油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后, 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, 这称为增溶作用。 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, 增溶的苯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, 而是分散在油酸根分子形成的胶束中。经X 射线衍射证实, 增溶后各种胶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, 而整个溶液的的依数性变化不大。


标签

0

最近浏览:

联系方式

  • 电话:0514-88622160

    电话:0514-88622160

  • 邮箱:yzch@yzch.cc

    邮箱:yzch@yzch.cc

  • 传真:0514-88621598

    传真:0514-88621598

  • 地址: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镇中路231号

    地址: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镇中路231号

  • 底部链接

    er.png

    Copyright ©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 苏ICP备14058991号 主要从事于 烷基糖苷,端氨基聚醚,硬泡硅油 , 欢迎来电咨询! 服务支持:翊成网络